当前栏目:首页 > 知识大全 > 历史知识 > 正文
科目辅导
  • 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盛世
  • 时间:2023-10-24 07:04:15        编辑:宗皓        点击量:1211次
  • 一、文景盛世

    汉文帝、汉景帝统治时期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治世,并奠定了其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将大汉盛世推上顶峰的基础。

    汉初,社会经济薄弱,朝廷推崇黄老治术,采取“轻徭薄赋”、“与民休息”的政策.通常认为文景之治的主角是汉文帝与汉景帝.实际上,窦太后在文景之治时代所起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。

    文帝二年(前178年)和十二年(前168年)分别两次“除田租税之半”,即是租率最终减为三十税一.文帝十三年,还全免田租.同时,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,维持和平,以免耗损国力.这就是轻徭薄赋的政策。

    文帝生活也十分节俭,宫室内车骑衣服没有增添,衣不曳地,帷帐不施文绣,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.因此,国家的开支有所节制,贵族官僚不敢奢侈无度,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.这就是休养生息的政策。

    汉文帝重视农业,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,根据户口比例设置三老、孝悌、力田若干人员,并给予他们赏赐,以鼓励农民生产。

    汉文帝去世,汉景帝即位,初期平定七国之乱,七国之乱以后,景帝开始专心打理朝政,据说景帝十分朴素,仁厚爱民,除了平定七国之乱以外,从来没有大规模用过兵,和匈奴的战争始终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内,依然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。

    汉文帝之皇后窦太后尊崇道家,因此汉景帝与窦氏宗族都必须学习道家学说.景帝崇尚黄老之说,减少刑罚,减少赋税,兴修水利,提倡农业,要求人心不服的案子进行重审,以免冤狱发生.百姓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创造了大量财富,其间百姓富裕,丰衣足食,安居乐业,天下太平安乐,一派盛世景象。

    随着生产日渐得到恢复和发展,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稳定富裕的景象.史称:“京师之钱累巨万,贯朽而不可校.太仓之粟陈陈相因,充溢露积于外,至腐败不可食.”《汉书·食货志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,同时汉王朝的物质基础大大增强,是中国皇权专制社会的第一个盛世.文景之治也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

    二、开元盛世

    开元(公元713—74年)为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,这段时期唐王朝国势强盛,在各方面达到 了空前的盛世景况,史称“开元盛世”。

    为了增强国力,加大财政收入,唐玄宗先从 经济方面人手改革。首先,打击豪门士族,争夺 土地劳力。第二,改革食实封制度,以增加政府 财政收人,减轻人民负担。第三,玄宗打击佛教 势力,淘汰僧尼;第四,发展农业。 在外交方面,玄宗实行和解的民族政策,改善了民族关系,使国家得到进一步统一。

    同时,开元年间和睦的民族关系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 展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。 由于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政治经济措施,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,唐王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,国力空前强盛。社会繁荣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,在“开元盛世”期间,唐代人口增长到五千二百九十余万人。唐代的商 业亦十分发达,国内交通四通八达,城市更为繁华,对外贸易不断增长,波斯、大食商人纷至沓来,长安、洛阳、广州等大都市商贾云集,各种肤色、不同语言的商人身穿不同的服装来来往往,十分热闹。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全盛的阶段。

    三、永宣盛世

    永宣盛世指明朝前期的永乐盛世和仁宣之治,也称“永洪宣盛世”,为中国历史五大盛世之一。明太祖朱元璋削平群雄,驱逐元朝残余势力出长城以北,一统天下。经永乐、洪熙、宣德三代的励精图治,开创了三十三年(1403—1435)的繁盛局面,大明王朝统治进入鼎盛时期。

    明成祖朱棣曾五次北伐蒙古,南征安南,令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致万邦来朝,显现了明朝蓬勃前进的不已之势。永乐年间,朝廷组织编纂了大型丛书《永乐大典》,系统地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作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整理与总结;北京、南京、苏州、扬州、广州、佛山以及一批沿海、沿江城市的商业、手工业相继发达、兴旺、繁荣。其后的明仁宗和明宣宗,持守成之策,致力于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,采取休养生息的治国之策,吏治清明,经济发展,社会稳定。明朝西北控制到大漠;西南改云、贵、川土司制,归属中央;东北至兴安岭、黑龙江岸,广设卫所;东南临海戍边;周边安南、暹罗、朝鲜等均系藩属国。大明国力达到顶峰。

    四、康乾盛世

    从康熙中叶起,清朝出现了相对繁荣的局面,到雍正、乾隆年间,清朝国力达于鼎盛。这段时期,其时间跨度130多年,是清朝统治的高峰,故中国部分历史学者将康、雍、乾时期称为“康乾盛世”。

    “康乾盛世”最主要地表现在人口的增长上,在康熙六十一年(1722年),全国人口突破一亿,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突破三亿。 有人将此归结为清朝统治者勤政的结果;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明末引进的番薯、玉米等高产作物在全国推广的结果。在此期间,清朝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,中止了明末的西学东渐;对内大兴“文字狱”。所以有人认为,正是“康乾盛世” 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,使中国落后于西方,是不值得称颂的。

    一种观点认为,“康乾盛世”是骗人的,是中国部分历史学者无视历史、自欺欺人的说法。在康熙年间,对俄作战后签订的《尼布楚条约》就割让领土,如果是盛世却割让领土真是匪夷所思。无独有偶,同样处于“康乾盛世”的雍正年间,也签订了割让领土的《恰克图条约》。而且在康雍乾三个皇帝在位期间,他们做了什么?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文字狱惨案,康乾数次下江南奢靡游玩,自雍正起又耗尽民脂民膏修建圆明园。而同期的西方科技文化迅速发展,鸦片战争前夕,英国侵略者已是坚船利炮,而清朝军队却仍然沿用明朝的火炮,盛世到了这个地步,真是无耻之尤。康熙年间的平民思想家唐甄在他的著作《潜书》里提到:清兴五十年来,四海之内,日益困穷,农空、工空、市空、仕空。他亲眼看到山西妇女多无裤可穿,而“吴中之民多鬻子女于北方”。而乾隆时期的英国使者马嘎尼来华期间,记载北京街头乞丐很多。许多百姓都是蓬头拓面,衣杉褴褛,因此他形容满清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。

  • 上一篇:历史上,英国如何“两面忽悠”成为巴以冲突罪魁祸首的
  • 下一篇:【华人必知】鸦片战争(第一次鸦片战争)

  • 分享到:
  • 我来说两句
    登录后可评论



  • 网易
  • 百度
  • 大众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