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栏目:首页 > 国学文化 > 论孟老庄 > 正文
国学文化
  • 《庄子》名句
  • 时间:2025-09-28 09:12:16        编辑:宗皓        点击量:284次
  • 《庄子》是继《老子》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。现今通行的《庄子》一书,分为“内篇”、“外篇”、“杂篇”三部分,共三十三篇。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奇诡的创作手法,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,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散文集。 《庄子》一书反映了庄子的哲学、艺术、美学、思想与人生观、政治观等等。郭象分内篇、外篇、杂篇三大部分,原有五十二篇,现存三十三篇,大小寓言二百多个。其中,内篇为庄子思想的核心,有七篇;外篇十五;杂篇十一。该书包罗万象,对宇宙、人与自然的关系、生命的价值等都有详尽的论述。其思想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: 全生保身,逍遥无为。全生保身是道家学说的中心问题,庄子对此作了系统的论述。他认为,人既不能表现得有用,又不能表现得完全无用,要“处乎材与不材之间”。更重要的是,要追求精神自由——逍遥无为。逍遥无为,是全生保身的最好形式或最高境界。 与道为一。道是道家学说,也是庄子哲学中最重要、最基本的概念,庄子认为:道是世界的本原,是大地万物的本根,道没有具体的规定性,亦无差别对立。要实现绝对自由即“得道”,有两条基本途径:一是认识的方法,即“齐物”的方法;一是体验的方法,即“体道”的方法。

    语之所贵者意也,意有所随。意之所随者,不可以言传也。—— 庄子 《庄子》

    人生在世,恍若白驹过隙,忽然而已。—— 庄子 《庄子》

    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—— 庄子 《庄子》

   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。——《庄子》

   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,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,此谓诚忘。—— 庄子 《庄子》

    随意漂流,不知道有何追求;任心狂放,不知道去向何方;无拘无束,游于无穷.我又知道什么。—— 庄子 《庄子》

    虚室生白,吉祥止止。——《庄子》

    彼窃钩者诛,窃国者为诸侯;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。—— 庄子 《庄子》

    大仁不仁。——《庄子》

    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。鲲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。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。鹏之背,不知其几千里也。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—— 庄子 《庄子》

    道隐于小成,言隐于荣华。—— 庄子 《庄子》

    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,可拜上将军矣。——《庄子》

    人之生也,与忧俱生。—— 庄子 《庄子》

    君子之交淡如水,小人之交甘若醴。—— 庄子 《庄子》

    以天下为沉浊,不可与庄语。—— 庄子 《庄子》

    肌肤若冰雪,绰约若处子,不食五谷,吸风饮露,乘云气,御飞龙,而游乎四海之外。—— 庄周 《庄子》

    以指喻指之非指,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;以马喻马之非马,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。—— 庄子 《庄子》

    夏虫不可语于冰。——《庄子》

    不仁则害人,仁则反愁我身;不义则伤彼,义则反愁我己。—— 庄子 《庄子》

    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濡以沫,相掬以湿,不若相忘于江湖。——《庄子》

    善骑者坠于马,善水者溺于水,善饮者醉于酒,善战者殁于杀。——《庄子》

    至道之精,窈窈冥冥;至道之极,昏昏默默。—— 庄子 《庄子》

    无用之用,方为大用。—— 庄子 《庄子》

    哀莫大于心死—— 庄子 《庄子》

    子非鱼,焉知鱼之乐。—— 庄子 《庄子》

    至乐无乐,至誉无誉。—— 庄周 《庄子》

   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,女子不来,水至不去,抱梁柱而死。—— 庄子 《庄子》


  • 上一篇:墨子:生前伟大,死后寂寞
  • 下一篇:孔子与老子:圣人和智者的别样光芒

  • 分享到:
  • 我来说两句
    登录后可评论



  • 中国教育部
  •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
  •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
  • 济南市教育招生考试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