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栏目:首页 > 学习园地 > 帝王将相 > 正文
学习园地
  • 魏忠贤:从赌徒到 “九千岁”,文盲太监为何能搅乱明末朝堂
  • 时间:2025-09-26 09:40:41        编辑:宗皓        点击量:170次

  • 明朝末年那段历史里,有个名字特别扎眼,就是魏忠贤。这人出身市井,为了躲赌债,狠心把自己给阉了进宫。他没上过学,大字都不识一个,可最后居然在宫廷里混得风生水起,成了权势滔天的“九千岁”。这前后的反差,也太大了,背后到底藏着啥秘密呢?

    太监要是想掌权,一般得识文断字,还得有心机。魏忠贤压根就不沾边,心机这玩意儿,是进宫之后慢慢才有的。22岁那年,魏忠贤好赌成性,把家产都输光了,还欠了一屁股赌债,实在没辙了,就把自己给阉了进宫,刚开始就是想混口饭吃,哪能想到后来能成大气候。 进宫之后,他先被安排到御马监当杂役,这一干就是十几年,一直都没啥名气。他没上过学,大字不识,刚开始的时候,性格太直,还不怎么会算计,被一些太监在背后偷偷叫傻子。不过,他这看着憨厚的外表下,其实藏着善于观察、会讨好人的本事。一直到万历末年,都快五十岁了,他才从底层杂役里脱身,被调到东宫,负责王才人的饮食。 命运这东西,转折往往就藏在那些偶然的事儿里。他伺候的王才人,长相挺普通的,可给万历皇帝的太子朱常洛生下了长子朱由校,也就是后来的天启帝。魏忠贤因为伺候王才人,也跟着负责幼年朱由校的饮食起居,这关系可成了他后来发达的关键。 1620年,万历皇帝驾崩,太子朱常洛当了皇帝,就是明光宗。可明光宗当了一个月皇帝,就因为吃了红丸去世了。16岁的朱由校,一下子从皇孙变成了皇帝。这时候52岁的魏忠贤,命运也彻底改变了。

    朱由校成长的环境,让他没什么政治经验。他父亲光宗一直受制于万历皇帝,自己地位都不稳,根本没时间管儿子的教育。朱由校直到当皇帝前,都没接受过系统的帝王教育,平时生活都靠宫女和太监照顾。杨涟等大臣拥着他去文华殿登基的时候,他从来没见过这种场面,吓得不行,特别需要一个熟悉又信得过的人帮他处理政务。 他选中魏忠贤,不是偶然的。一方面,魏忠贤身材高大,性格外向,对朱由校一直恭恭敬敬,还带着点没心没肺的亲近劲儿,让缺乏安全感的朱由校感觉挺放松。另一方面,魏忠贤对朱由校还真有护主的心。朱由校在西苑划船翻船的时候,魏忠贤不顾自己安危跳下水去救,虽然没救成,可让朱由校更信任他了。 更关键的是,朱由校的奶妈客氏和魏忠贤关系特别好,两人是伴侣关系。客氏在朱由校心里地位特别高,她推荐魏忠贤,让魏忠贤更快得到了信任。1621年,魏忠贤被任命为司礼监秉笔太监,负责代替皇帝批答奏折。按规矩,司礼监秉笔得识字,可魏忠贤因为客氏和皇帝的信任,破了例,让别人念奏折,他口述意见,别人再记录,这成了他掌权的开始。 按照明朝制度,大臣的奏章先由内阁提出处理意见,再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替皇帝批示。魏忠贤坐上这个位置,就离帝国权力核心不远了。掌权之后,他仗着皇帝的信任,拉帮结派,排挤异己,朝廷里越来越乱。

    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东林党人,特别看不惯魏忠贤破坏祖宗规矩、结党营私的行为。1624年6月,东林党人左副都御史杨涟上书,列举了魏忠贤二十四大罪状,说他擅权乱政,迫害忠良。接着,弹劾魏忠贤的奏折一个接一个,从大学士到普通京官都跟着响应,朝堂内外全是反对的声音。 可天启帝朱由校本来就对东林党人有看法,对魏忠贤这个老仆人特别信任。他不但把杨涟的奏折压下来不处理,还公开支持魏忠贤,这一下朝堂的政治天平就彻底歪了。好多官员看魏忠贤地位稳了,都跑去投靠他,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阉党。 内阁大学士魏广微第一个以同乡的身份和魏忠贤套近乎,怀孕巡按御史崔呈秀因贪污被弹劾后,主动投靠魏忠贤,还拜他为义父。没多长时间,阉党势力就越来越大。 魏忠贤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,学着人家搞血亲关系,认了好多干儿子、干孙子。这些人里不少是进士出身的朝中官员,投靠魏忠贤成了他们升官的捷径,好多人一下子就升上去了,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政治集团。

    在阉党谋士的出主意下,魏忠贤以结党营私、图谋不轨等罪名,把东林党人一个一个地罢了官、抓了起来。1625年,杨涟、左光斗等东林党的核心人物被诬陷下狱,最后死在了牢里,东林党势力被彻底打压下去了。 这时候的魏忠贤,权力达到了顶峰。朝堂上几乎没人敢反对他,官员们都使劲儿地拍他马屁,说了好多夸张的好话。他主持重修皇极殿,官员们都夸他;他的生祠在全国各地都有,甚至有人提议把他的生祠建在孔庙旁边。他的头衔从上公到千岁,最后成了“九千九百岁爷爷”,离万岁就差一步了,在明朝太监里,他的权势算是到顶了。 不过,魏忠贤也不是完全被那些恭维冲昏了头脑。他也感觉到自己权力来得不正当,知道这么多人拍他马屁,引起了别人的不满,有几天还称病不上朝,心里其实也有点不安。为了保住权力,他用了两个办法,一是接着接受那些恭维,强化自己的权力;二是让东厂使劲儿镇压反对他的人,制造恐怖气氛,让官员和老百姓都不敢议论他。 他手下有人劝他挟天子以令诸侯,甚至自己当皇帝,魏忠贤虽然权力欲挺强,但是因为对天启帝还算忠诚(或者说是害怕),坚决拒绝了,一直没敢有当皇帝的想法。

    1627年,23岁的天启帝因为落水生病,身体一下子就不行了。60岁的魏忠贤在懋勤殿日夜照顾他,还请了好多有名的医生,可还是没把皇帝的命救回来。三个月后,天启帝去世了,因为他没有儿子,弟弟朱由检当了皇帝,就是崇祯皇帝。 崇祯帝当藩王的时候,就特别讨厌魏忠贤专权。当了皇帝之后,他表面上还重用魏忠贤,暗地里却开始收拾阉党。 1627年11月,崇祯帝暗示大臣们弹劾魏忠贤,一直被压着的反对魏忠贤的力量一下子就爆发了,弹劾的奏折像雪花一样多。魏忠贤一看大势已去,主动请求辞职,崇祯帝批准他去凤阳祖陵守陵。可是在去凤阳的路上,魏忠贤知道自己肯定活不了了,最后在阜城南关客氏住的旅店里上吊自杀了。 魏忠贤这一辈子,从市井赌徒到权倾朝野的九千岁,再到最后上吊自杀,就是明朝末期政治腐败、皇权旁落的真实写照。





  • 上一篇:秦琼为什么能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
  • 下一篇:姜子牙:从渭水钓翁到周室定鼎元勋

  • 分享到:
  • 我来说两句
    登录后可评论



  • 中国教育部
  •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
  •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
  • 济南市教育招生考试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