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栏目:首页 > 学习园地 > 文韬武略 > 正文
学习园地
  • 包拯智断胭脂案
  • 时间:2025-09-26 09:05:04        编辑:宗皓        点击量:292次
  • 北宋仁宗年间,开封府尹包拯正在堂前批阅公文,忽闻堂外鼓声震天。 升堂问案时,只见一老一少跪在阶下,老者面色悲愤,少年泪眼婆娑。 “堂下何人?有何冤情?” 包拯声如洪钟。 老者叩首道:“草民张老实,乃城南布店掌柜,昨日小女绣儿的胭脂盒被盗,盒中虽无金银,却是绣儿母亲留的遗物。” “今早发现胭脂盒竟出现在对门李屠户家,可他死活不认,求大人做主。” 包拯细看那胭脂盒,乃是寻常桃木所制,盒盖刻着半朵桃花,边缘已有些磨损。

    他传李屠户上堂,那屠户身材魁梧,声如洪钟:“大人明鉴!这盒儿是小人今早捡的,并非偷盗。” 公孙策在旁问:“你在哪捡的?” 李屠户答:“就在张老实家后巷的石板路上。” 张老实立刻反驳:“我家后巷从未丢过东西,定是你翻墙偷的。” 两人争执不休,堂下百姓也议论纷纷。包拯沉思片刻,忽然问绣儿:“你这胭脂盒有何特别之处?” 小姑娘哽咽道:“盒底……盒底有个小缺口,是我去年摔的,还有母亲调的胭脂有玫瑰香,雨天会更浓。” 此时天空恰好飘起细雨,包拯让衙役取来胭脂盒,果然闻到淡淡的玫瑰香。 他又细看盒底,确有个月牙形缺口。 包拯当庭宣布:“此案明日再审,胭脂盒暂存府衙。”

    次日升堂,包拯却不谈胭脂盒,反而问李屠户:“你说今早捡的盒子,当时可有旁人看见?” 李屠户摇头:“天色未亮,并无旁人。” 包拯又问张老实:“你女儿平日将胭脂盒放在何处?” 张老实答:“就放在梳妆台的铜镜旁。” 包拯忽然对衙役道:“去取一盆清水来。” 水送到后,他将胭脂盒浸入水中,片刻后取出,盒底竟浮现出几个模糊的字。 众人定睛一看,是绣儿生辰四字。 堂下有人发问:“这是何意?” 包拯解释:“这桃木盒经雨水浸泡,会显出原本的刻痕,张老实,你可知这四字?” 张老实一愣:“小女生辰确是这日子,可从未刻过字啊!” 此时包拯目光如炬,看向李屠户:“你说捡的盒子,却不知盒底玄机,这胭脂盒昨夜沾了露水,盒内胭脂有潮气,显然是夜间被人从屋内取出。” “而你家门槛的泥土里,藏着半片绣着桃花的绢布,与盒盖桃花正好相配。” 李屠户脸色煞白,扑通跪倒:“大人饶命!小人见这盒子精致,一时糊涂……。”

    原来他深夜收摊路过张家,见窗户未关,便顺手牵羊偷了胭脂盒,本想据为己有,没想到被包拯识破。 包拯当堂判李屠户杖责二十,赔偿张老实纹银十两,胭脂盒归还绣儿。 张老实父女连连叩谢。 堂下百姓无不赞叹:“包大人真是明察秋毫。”

    雨过天晴,开封府衙门前的石狮子被雨水冲刷得愈发威严。 包拯望着父女离去的背影,对公孙策道:“百姓之物虽微,情意却重,断案不仅要辨是非,更要体民心啊。”


  • 上一篇:史上“第一阳谋”推恩令:汉武帝如何利用他巩固汉室江山
  • 下一篇:吴起:春秋战国时期的杰出军事家与政治家

  • 分享到:
  • 我来说两句
    登录后可评论



  • 中国教育部
  • 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
  •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
  • 济南市教育招生考试院